2013年5月28日,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本田)第三工厂暨发动机工厂动工仪式在广州增城隆重举行。Honda社长伊东孝绅,中国本部长
仓石诚司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广州市领导,以及广汽本田员工代表、媒体记者等1000人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座落于增城,计划2015年初建成投产。投产初期的年产能为12万辆,未来将扩大到24万辆。广汽本田发动机工厂也将与第三工厂同步建设,总产能扩大到24万辆时的总投资额为35亿元人民币。
以“创建QCD(质量、成本、效率)体质世界最强的绿色工厂,制造令消费者感动的商品”为愿景,第三工厂的特点可以用“Smart-SSC”来概括(Smart,即智能;SSC即Small、Simple、Compact,小型、简练、紧凑)。
/
简练、紧凑的工厂。由于今后将主要生产小型车,第三工厂生产线的设计也是配合小型车特点,通过现有厂房和设备的最大活用以及先进设备、技术的导入,实现小型化生产线的目的。第三工厂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相比第二工厂下降了50%,投资减少25%,但效率提升了25%,实现了单台占地面积最小、单位面积产出率高,完全符合目前国家所提倡的土地集约化生产方式。
环保、节能的工厂。延续增城工厂的绿色环保优势,广汽本田为第三工厂设定了更高水平的环保目标。第三工厂将导入1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这将使广汽本田成为国内首家如此大规模地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汽车企业。同时,第三工厂将延续增城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可满足目前国家对废水处理的更高要求,并达到全球最严格的VOC(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实现世界领先水平。
先进、高效的工厂。为了实现高效、节能的生产,第三工厂引进了大量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冲压车间采用高效的激光焊机,与原有设备相比能耗下降30%,速度提高10%;涂装车间通过采用3C2B工艺(即三次喷涂两次烘烤),缩短工艺线长度,既节约空间、节约能源,又节省了人员;在自动化方面,焊装车间计划导入更高速更节能的机器人,相比原有设备打点效率提高20%的同时,能耗降低30%;涂装车间涂胶及喷漆作业自动化率达100%;冲压车间早已经实现100%,人工只在物流和检查工序。
另外,第三工厂生产线的规划和设计基本由中方员工自主完成,在推进人才自立化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因此,第三工厂不仅仅实现了产能的扩充,更为重要的是为广汽本田培养了一批体改、工艺设计、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人才,他们将在今后第三工厂的生产、管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2015年第三工厂的建成投产,广汽本田的汽车年产能将由目前的48万辆增加到60万辆,届时Honda在中国的汽车年总产能也将从现有的87万辆增加为101万辆。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Honda将进一步强化生产能力,快速、低碳地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不断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